劉立欣處長應邀於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維多利亞分會演講,籲請加拿大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及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0
169

隨著加拿大宣布印太戰略、烏克蘭戰爭後國際局勢之改變,為增進加西主流社會對台加關係發展、理念相近國家支持台灣現況以及中國對台政經軍事威脅的瞭解,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劉立欣處長應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Canadian International Council, CIC)維多利亞分會邀請,於本(2)月15日中午以「台灣與加拿大關係前景」(The Prospect of Taiwan-Canada Relations)為主題,向該會100多位會員闡釋台加關係的發展及未來合作契機。與會會員反應熱絡,提問踴躍,活動歷時1個半小時。

劉立欣處長向該會會員主講「台灣與加拿大關係前景」。

劉立欣首先說明,加國雖注及所謂「一中政策」,但台灣與加拿大間有著密切的人民往來、貿易及文化關係。例如2010年加拿大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2014年台灣允許加國牛肉進口,2016年兩國簽署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防杜逃稅協議。2021年台灣更是加拿大第11大貿易夥伴,亞洲第5大貿易夥伴。繼去年啟動台灣與加拿大「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探索性討論,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與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在本(2)月7日舉行會談,共同宣布台加FIPA進入正式談判階段。

劉立欣處長與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維多利亞分會會長Chris Kilford合影。

FIPA之簽署將有助於台灣與加拿大在綠色能源、農業科技、人工智慧、物聯網和 5G 等新興產業深化合作,並有助兩國縮減數位落差、建立完備之醫療保健系統、促進性別平等及保障原住民利益。此外,因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致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日益惡化,台灣企業已逐漸將投資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去年上半年台商對南亞及東南亞國家的投資達20.7億美元,首次超過台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另因俄烏戰爭及新冠疫情,致全球經濟面臨通膨,台灣可透過與東南亞間的密切經貿連結,協助加國推動貿易多元化。

演講會約一百位會員出席。

至於外界關切的中國威脅,劉立欣強調,中國的挑釁行為不僅針對台灣,還擴及東海及南海甚至南太平洋。中國近來升高對台軍演強度,企圖迫使台灣接受其政治條件,但從香港人權遭受侵害來看,「一國兩制」並非台灣人民所接受的生活方式。中國對台之軍事威脅,也引發美、日、英、法、澳及包括加拿大在內G7國家先後發表聯合聲明,關切台海和平與穩定。面對中國與日俱增的軍事威脅,台灣不僅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向美國採購防禦型武器,同時全力推動潛艦國造,義務役役期也由原先的4個月延長至一年,並強化台灣的不對稱戰力。目睹烏克蘭的悲劇,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需要國際朋友與我們站在一起,共同堅持不使用武力解決政治爭端之立場。

演講會後劉處長與與會者交換意見。

劉立欣另表示,由於中國仍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台灣政府和人民始終盼在民主、對等、和平之前提下與中國往來。為應對兩岸政治困境,蔡總統在去年國慶演說中明確提出「四個堅持」及「四大韌性」,期盼兩岸展開誠實之對話及交流。

劉立欣演講中除向與會會員說明美加國會議員代表團及理念相近國家政要訪台對維護民主台灣的重要性、台灣如何因應中國經濟脅迫、反制假訊息及認知戰及台灣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完成相關修法,同時也籲請加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世界衛生組織(WHO)及CPTPP等國際組織或多邊經貿協定。

展望未來,劉立欣強調將持續透過台加兩國在教育、科技及經貿上深厚的人民往來與聯繫來增進台加關係,並在再生能源、關鍵礦物、國際旅遊、技術研發、公共衛生及氣候變遷領域推動更多實質合作,另盼強化原住民交流、拓展高中雙聯學制,並鼓勵加國青年學子赴台學習中文,共同增進雙邊關係。

最後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 APF)資深研究員Hugh Stephens提問有關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赴中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及中共對台軍演,我政府如何看待此舉乙節,劉立欣表示在台美明年即將舉行總統大選之際,雖台海和平係台灣人民所企盼,我方須小心中共統戰意圖,台灣人民無法接受中共「一國兩制」之政治前提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加上中國對台威脅依舊,台灣仍需展現其自我防衛決心;台灣與烏克蘭情況不同,由於兩岸間隔著台灣海峽,中國擬立即攻台仍有其限制,且中共需考慮國際制裁之經濟後果;針對聽眾提問台積電在美投資設廠是否將使台灣技術被掏空乙節,劉立欣表示,台積電在美、日,未來在歐洲國家均有設廠規劃,在政府協助下,台積電擬在台投資三奈米晶片廠,其技術超越美國廠四奈米之能量,堅持將最尖端之技術留在台灣。

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維多利亞分會定期舉辦國際事務議題演講會,不定期邀請加國政府官員、各國駐加大使及商學各界代表前往演講或與重要學者智庫合辦各類研討會,所屬會員超過500位,多為當地退休外交官、學者、政府官員及意見領袖,在加拿大外交事務頗具影響力。

劉立欣處長應邀於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維多利亞分會演講,籲請加拿大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及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隨著加拿大宣布印太戰略、烏克蘭戰爭後國際局勢之改變,為增進加西主流社會對台加關係發展、理念相近國家支持台灣現況以及中國對台政經軍事威脅的瞭解,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劉立欣處長應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Canadian International Council, CIC)維多利亞分會邀請,於本(2)月15日中午以「台灣與加拿大關係前景」(The Prospect of Taiwan-Canada Relations)為主題,向該會100多位會員闡釋台加關係的發展及未來合作契機。與會會員反應熱絡,提問踴躍,活動歷時1個半小時。

劉立欣首先說明,加國雖注及所謂「一中政策」,但台灣與加拿大間有著密切的人民往來、貿易及文化關係。例如2010年加拿大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2014年台灣允許加國牛肉進口,2016年兩國簽署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防杜逃稅協議。2021年台灣更是加拿大第11大貿易夥伴,亞洲第5大貿易夥伴。繼去年啟動台灣與加拿大「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探索性討論,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與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在本(2)月7日舉行會談,共同宣布台加FIPA進入正式談判階段。

FIPA之簽署將有助於台灣與加拿大在綠色能源、農業科技、人工智慧、物聯網和 5G 等新興產業深化合作,並有助兩國縮減數位落差、建立完備之醫療保健系統、促進性別平等及保障原住民利益。此外,因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致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日益惡化,台灣企業已逐漸將投資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去年上半年台商對南亞及東南亞國家的投資達20.7億美元,首次超過台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另因俄烏戰爭及新冠疫情,致全球經濟面臨通膨,台灣可透過與東南亞間的密切經貿連結,協助加國推動貿易多元化。

至於外界關切的中國威脅,劉立欣強調,中國的挑釁行為不僅針對台灣,還擴及東海及南海甚至南太平洋。中國近來升高對台軍演強度,企圖迫使台灣接受其政治條件,但從香港人權遭受侵害來看,「一國兩制」並非台灣人民所接受的生活方式。中國對台之軍事威脅,也引發美、日、英、法、澳及包括加拿大在內G7國家先後發表聯合聲明,關切台海和平與穩定。面對中國與日俱增的軍事威脅,台灣不僅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向美國採購防禦型武器,同時全力推動潛艦國造,義務役役期也由原先的4個月延長至一年,並強化台灣的不對稱戰力。目睹烏克蘭的悲劇,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需要國際朋友與我們站在一起,共同堅持不使用武力解決政治爭端之立場。

劉立欣另表示,由於中國仍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台灣政府和人民始終盼在民主、對等、和平之前提下與中國往來。為應對兩岸政治困境,蔡總統在去年國慶演說中明確提出「四個堅持」及「四大韌性」,期盼兩岸展開誠實之對話及交流。

劉立欣演講中除向與會會員說明美加國會議員代表團及理念相近國家政要訪台對維護民主台灣的重要性、台灣如何因應中國經濟脅迫、反制假訊息及認知戰及台灣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完成相關修法,同時也籲請加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世界衛生組織(WHO)及CPTPP等國際組織或多邊經貿協定。

展望未來,劉立欣強調將持續透過台加兩國在教育、科技及經貿上深厚的人民往來與聯繫來增進台加關係,並在再生能源、關鍵礦物、國際旅遊、技術研發、公共衛生及氣候變遷領域推動更多實質合作,另盼強化原住民交流、拓展高中雙聯學制,並鼓勵加國青年學子赴台學習中文,共同增進雙邊關係。

最後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 APF)資深研究員Hugh Stephens提問有關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赴中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及中共對台軍演,我政府如何看待此舉乙節,劉立欣表示在台美明年即將舉行總統大選之際,雖台海和平係台灣人民所企盼,我方須小心中共統戰意圖,台灣人民無法接受中共「一國兩制」之政治前提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加上中國對台威脅依舊,台灣仍需展現其自我防衛決心;台灣與烏克蘭情況不同,由於兩岸間隔著台灣海峽,中國擬立即攻台仍有其限制,且中共需考慮國際制裁之經濟後果;針對聽眾提問台積電在美投資設廠是否將使台灣技術被掏空乙節,劉立欣表示,台積電在美、日,未來在歐洲國家均有設廠規劃,在政府協助下,台積電擬在台投資三奈米晶片廠,其技術超越美國廠四奈米之能量,堅持將最尖端之技術留在台灣。

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維多利亞分會定期舉辦國際事務議題演講會,不定期邀請加國政府官員、各國駐加大使及商學各界代表前往演講或與重要學者智庫合辦各類研討會,所屬會員超過500位,多為當地退休外交官、學者、政府官員及意見領袖,在加拿大外交事務頗具影響力。

請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20 − 11 =